人员信息

张力元

时间:2020-10-11来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点击:2856



张力元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512-67784827                

邮箱:zhangliyuan@suda.edu.cn

通讯地址:苏州市三香路1055号,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邮编215004


个人简历:

张力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肿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实验室主任。2001年起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至今,2016年12月晋升放射肿瘤治疗学主任医师,2019年7月晋升肿瘤学教授。现任中国肿瘤放射治疗联盟放射免疫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放射治疗联盟放射免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放射生物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放射与免疫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医药卫生组副组长,苏州市欧美同学会生命健康分会副秘书长。荣获2023年、2024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研究型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333”人才(第二层次)、苏州市时代新人、苏州市魅力科技人物、苏州市卫生领军人才等称号。

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承担省科技厅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江苏医学科技奖2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指导博士硕士共40余名,已毕业硕士20名。

2019年开创了肿瘤的“布拉格治疗”,领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共同参与,该项成果现已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推广技术(RKJS-20240234),是中核集团“十三五”科技创新重大成果,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医学创新奖二等奖,希思科基金会临床科研成果一等奖,希思科基金会评选的肿瘤诊疗“黑科技”。现已开展了多项全国多中心的“布拉格治疗”系列研究,并已将该项技术推广至全国上百家单位开展,数千患者获益,CCTV 4《健康中国》栏目还为此进行专访报道,多次被人民日报电子客户端、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国内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主要研究方向:

1.恶性肿瘤的“布拉格治疗”

2.肿瘤的综合治疗

3.放射医学与免疫学交叉研究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1828,放射治疗联合GM-CSF提高PD-1抑制剂疗效的机制研究,2022.01.01-2025.12.31,54万元,在研;主持

2.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1652,晚期难治性结肠癌的精准布拉格治疗策略建立及临床应用,2021.09.01-2024.06.30,400万元,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3362,miR-34a/Atg4B介导的自噬调控在放射性认知损害中的作用,2018.01.01-2021.12.31,60万元,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2804,海马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中DNA损伤应答和let-7b-cyclinD1交互作用在电离辐射所致神经发生障碍中的作用机制,2015.01.01-2018.12.31,64万元,结题;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102077,大鼠放射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动态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研究,2012.01.01-2014.12.31,23万元,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著:

1.Ma K, Wang L, Li W, Tang T, Ma B, Zhang L(通讯作者), Zhang L. Turning cold into hot: emerging strategies to fire up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rends Cancer. 2025 Feb;11(2):117-134. doi: 10.1016/j.trecan.2024.11.011.

2.Xu Y, Kong Y, Ma Y, Zhang L(通讯作者). Phase I/II Clinical Study of PRaG Regimen CombinedWithIntraperitoneal Infusion of PD-1 Inhibitor for Advanced Refractory Solid TumorsWithCancerous Ascites (PRaG4.0P Study). Technol Cancer Res Treat. 2024;23:15330338241264169.

3.Kong Y, Chen R, Xu M, Zhang J, Chen G, Hong Z, Zhang H, Dai X, Ma Y, Zhao X, Peng Y, Zhang C, Xing P, Zhang L(通讯作者).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precise thymalfasin-regulated PRaG regimen for advanced refractory solid tumours: protocol for the open-label,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PRaG5.0 study). BMJ Open. 2024 Mar 8;14(3):e075642. 

4.Han C, Ge M, Xing P, Xia T, Zhang C, Ma K, Ma Y, Li S, Li W, Liu X, Zhang B, Zhang L(通讯作者), Zhang L. Cystine deprivation triggers CD36-mediated ferroptosis and dysfunction of tumor infiltrating CD8+ T cells. Cell Death Dis. 2024 Feb 15;15(2):145. 

5.Shi W, Wang J, Li Z, Xu S, Wang J, Zhang L(通讯作者), Yang H. Reprimo (RPRM) mediates neuronal ferroptosis via CREB-Nrf2/SCD1 pathways in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Free Radic Biol Med. 2024 Jan 23:S0891-5849(24)00021-2.

6.Kong Y, Zhao X, Xu M, Pan J, Ma Y, Zou L, Peng Q, Zhang J, Su C, Xu Z, Zhou W, Peng Y, Yang J, Zhou C, Li Y, Guo Q, Chen G, Wu H, Xing P, Zhang L(通讯作者). PD-1 Inhibitor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GM-CSF (PRaG)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Solid Tumors: An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Front Immunol. 2022 Jul 8;13:952066.

7.Li N, Xiang X, Zhao D, Wang X, Tang Y, Chi Y, Yang L, Jiang L, Jiang J, Shi J, Liu W, Fang H, Tang Y, Chen B, Lu N, Jing H, Qi S, Wang S, Liu Y, Song Y, Li Y, Zhang L(通讯作者), Jin J. Preoperative versus post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multicenter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BMC Cancer. 2022 Feb 26;22(1):212.

8.Shi W, Liu W, Ma J, Lu J, Yang X, Wang J, Cao J, Tian Y, Yang H, Zhang L(通讯作者). The role of Atg7-mediated autophagy in ionizing radiation-induced neural stem cell damage. Gene. 2020 May 15;738:144485.

9.Wu S, Zhang L(共同一作), Deng J, Guo B, Li F, Wang Y, Wu R, Zhang S, Lu J, Zhou Y. A Novel Micropeptide Encoded by Y-Linked LINC00278 Links Cigarette Smoking and AR Signaling in Ma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 2020 Jul 1;80(13):2790-2803.

10.Yang Y, Ma Y, Xiang X, Xing P, Wu Y, Zhang L(通讯作者), Tian Y.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lymph node ratio for local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after radical gastrectomy in China. Radiat Oncol. 2020 Oct 14;15(1):237.

11.Tan W, Zhang Y, Li M, Zhu X, Yang X, Wang J, Zhang S, Zhu W, Cao J, Yang H, Zhang L(通讯作者). miR-27a-containing Exosomes Secreted by Irradiated Skin Keratinocytes Delayed the Migration of Unirradiated Skin Fibroblasts. Int J Biol Sci. 2019 Aug 19;15(10):2240-2255.

12.主编《物理学简明教程》2022,获评为"十三五"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

13.主审《腔镜手术技能培训教程》2024

14.参编指南《中国胃癌放疗指南(2020版)》

15.参编指南《放射相关性肺炎中国专家诊治共识》2022

16.参编指南《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

17.参编指南《“载药囊泡肿瘤靶向治疗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18.参编指南《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19.参编指南《肿瘤治疗相关骨髓抑制院外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荣誉奖励:

2024年,晚期难治性肿瘤布拉格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应用,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4年,晚期难治性肿瘤的布拉格治疗技术,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医学创新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3年,晚期难治性肿瘤的布拉格治疗技术,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三。

2023年,多模态电离辐射联合免疫治疗的肿瘤精准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2023年,放射性大脑神经功能损伤防治新靶点及其机制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2021年,认知功能辐射损伤机制和防治的创新技术研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2019年,认知功能辐射损伤机制和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8年,电离辐射所致海马依赖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2018年,图像引导下的调强放疗技术在胃癌辅助放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


课程教学及招生信息:

肿瘤学(本科生课程)、放射治疗学(本科生课程)

招生信息:肿瘤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药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