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信息

黄玉辉

时间:2020-10-19来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点击:6758





黄玉辉  博士生导师

电话:0512-65880877-3507 

传真:0512-65880929

邮箱:huangyh@suda.edu.cn

通讯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一期703幢507室, 邮编215123


个人简历:

黄玉辉教授: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PI。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007年获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肿瘤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201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美国Mayo Clinic助理教授。

黄玉辉博士一直致力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治疗耐受机理与干预策略的研究工作,揭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来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新机理,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通过监测肿瘤血管功能来预测和评估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观点。这些原创性科研成果为解决当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近5年主持国自然原创探索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3项,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在本领域国际一流期刊,如NRI、JCI、PNAS,发表了SCI论文50余篇,其中Nature Index收录论文11篇,“高被引论文”6篇。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苏州大学周氏教育科研奖。2015年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团队”和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我的博士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担任Nature Immunology,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nano,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Oncogene等杂志的审稿人,并应邀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了多次口头学术报告。

主要研究方向:

肿瘤血管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微环境重塑、免疫标志物鉴定、新型联合用药方案的探索。


科研项目:

1.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473305,基于免疫检查点表达谱异质性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和疗效预测模型,2025/01-2028/12,48万,在研,项目负责人。

2.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82150106,肿瘤内皮细胞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机制与精准免疫治疗策略,2022/01-2024/12,260万,结题;项目负责人。

3.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972877;项目名称:基于T淋巴细胞活性可视化监测的序贯性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策略;立项年度:2020.01-2023.12;经费55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4.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673004;项目名称: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CTLA4抗体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立项年度:2017.01-2020.12;经费62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5.项目来源:科技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编号:2016YFC1302400;项目名称:肿瘤微环境-内在驱动分子互动机制与干预途径; 立项年度:2017.01-2021.12;经费:40万元;结题;参与。


代表性论著:

1.Fan P#, Qi Z#, Liu Z#, Wang S, Wang Y, Kuai J, Zhang N, Xu W, Qin S*, Candi E,Huang Y*, High Baseline levels of PD-L1 reduce the heterogeneity of immune checkpoint signature and sensitize anti-PD1 therapy in lung and colorectal cancers,Cell Death Dis, 16(1):152, 2025

2.Liu Z#, Ma K#, Jia Q#, Yang Y#, Fan P, Wang Y, Wang J, Sun J, Sun LS, Shi H, Sun L, Xu W, Zhang L, Jain RK, Qin S*,Huang Y*, Baseline tumor vessel perfusion as a noninvasive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BMJ Oncology, 3(1):e000473, 2024

3.Zhang N#, Yin R#, Zhou P#, Liu X#, Fan P, Qian L, Dong L, Zhang C, Zheng X, Deng S, Kuai J, Liu Z, Jiang W, Wang X*, Wu D*,Huang Y*. DLL1 orchestrates CD8+ T cells to induce long-term vascular normalization and tumor regress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8 (22): e2020057118, 2021.

4.Zheng X#, Fang Z#, Liu X, Zhou P, Deng S, Wang X, Zhang C, Yin R, Hu H, Chen X, Zhao Y, Lin S, Qin S, Wang X, Kim B, Zhou P, Jiang W, Wu Q,Huang Y*. Increased vessel perfusion predicts the efficacy of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J. Clin. Invest. 128(5):2104-2115, 2018.

5.Huang Y*, Kim BYS, Chan CK, Hahn SM, Weissman IL, Jiang W*. Improving immune-vascular crosstalk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Nat. Rev. Immunol. 18(3): 195-203, 2018.

荣誉奖励:

1.201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2019苏州大学周氏教育科研奖

3.2015江苏省“双创团队”

4.201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5.2015苏州工业园区第九届“科技领军人才”

6.2014江苏省第五批“特聘教授”

课程教学及招生信息:

1.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博弈及启示(本科生课程)

2.细胞生物学(本科生课程)

3.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专题讲座(博士生课程)

4.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技术与方法”(博士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