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喜讯!国重室科普教育基地获2025年度苏州市科普场馆基地开放A类资助

时间:2025-11-07来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点击:10


近日,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5年度科普场馆基地开放补助绩效评估结果,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凭借扎实的科普工作,成功获评A类资助。自2025年4月起,苏州市科协依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科普场馆基地开放补助申报工作的通知》(苏科协〔2025〕16号),采用“系统统计数据核验+基地开放年度绩效报告”双重评估模式,经基地申报、属地推荐、最终审核评审等多轮遴选,确定全市38家科普场馆获本年度开放资助。其中6家获A类资助。​

2025年,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硬件升级+服务优化”双轮驱动,持续提升科普供给质量。新增近两年实验室最新创新成果展示,增设苏州籍涉核科学家人物墙、院士书法展,并打造科普作品实景互动展教空间,进一步丰富场馆内容与体验感;依托实验室公众号预约通道,实现全年228天定期开放,同步举办前沿科普报告、科普展览、“核+X”科普视频大赛、“鸿辐杯”创意绘画大赛、科普迎新、科普进社区、科普家乡基层行等系列活动。据统计,全年线上线下参与活动人数达310万人次,实际接待12.8252万人次,其中深度参与8962人次,相关工作获社会广泛好评。​

本年度,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成果丰硕:先后获批“江苏省新质生产力场馆”;柴之芳院士获2025年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称号;基地孵化大学生涉核作品86个,累计斩获中国辐射防护协会、江苏省核学会等各级奖项57项;“马兰花开-播撒青少年核科普智慧之种”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大赛江苏省三等奖。未来,科普教育基地将以此次考核为新起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新质生产力科普传播+‘两弹一星’与科学家精神传承”核心目标,构建“基础保障-活动实施-成效转化”三位一体核科普体系,推动科研资源社会化与核科学知识普及深度协同,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撰稿人岳清玉、 第一审稿人徐加英、审稿人王成奎、第一校稿人岳清玉、第二校稿人徐加英、校稿人王成奎)